(香港衛視總臺11月17日)11月16日,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煙臺市不動產登記便民利企服務事項的有關情況。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增貴,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馬超,煙臺市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于振海出席發布會。煙臺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新聞辦主任宮海濤主持新聞發布會。
一本小小的不動產權證,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為深入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領域改革創新,最大限度地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連續推出全煙臺市通辦、全山東省通辦、跨省聯辦,實現掌上辦、就近辦、隨時辦和立等可取即時辦,群眾的體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
搭建“煙易登”智慧不動產登記平臺 以數字賦能推動辦結效率跨越式提升
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全國最優為目標,通過搭建“煙易登”智慧不動產登記平臺,構建多層級、多維度的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今年以來,煙臺全市不動產登記業務量累計41萬筆,1小時辦結率達到96.97%,過去排長隊辦證的現象已成為歷史。
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極簡辦”
通過將不動產登記系統與稅務核稅系統並聯審批,由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前臺統一收件,稅務後臺核稅,通過壓縮流程,精簡材料,數據共享,實現一人受理,一窗辦理,即時辦結。
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雲上辦”
通過將不動產登記窗口延伸到1120家售樓處、294家銀行網點以及公證、法院、公積金中心等,使群眾在網點辦理涉不動產登記業務時,無需再跑不動產登記大廳。
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全鏈辦”
在全山東省率先推行不動產單元代碼共享應用,以不動產單元代碼,縱向串聯供地、規劃、施工、驗收、稅收等事項,通過政務服務網,群眾在辦理二手房轉移,企業辦理首次登記等業務時,共享獲取各環節審批材料,無需重復提交。
積極推進不動產登記“全時辦”
在全山東省率先推出“全市通辦”“全市通查”等功能,通過借助山東省“一網通辦”平臺、愛山東APP、煙臺市不動產登記微信公眾號、交房雲辦證等網絡平臺,企業和群眾可以隨時隨地發起預約、申請、查詢等業務,有效滿足了群眾異地辦理、房產查詢等辦事需求。
開設“綠色通道” 以最優登記服務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在企業不動產登記業務環節上持續壓縮材料和辦理時限,最大限度讓企業少跑腿,提升辦結效率。今年,煙臺全市企業間轉移登記辦理3643筆,91%的業務在45分鐘內辦結。
全面實現即時辦結發證
在全山東省率先推出“4個1+45”服務模式,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轉移業務時,可以“在一個窗口、與一人互動、交一套材料、全程一個環節、最多45分鐘”完成登記全流程,實現即時辦結發證。
實行企業承諾“容缺受理”
當企業申請不動產登記時,對能夠通過共享獲得的材料,無需企業提供;在缺少非關鍵性申請材料的情況下,登記機構先行容缺受理,申請人在承諾期限內、登簿前補齊相關材料即可。
建立企業跟蹤服務製度
對企業申請不動產登記落實專人服務及跟蹤辦理流程,由窗口工作人員“幫辦、代辦、全程協辦”,一對一跟蹤至業務辦結,做到全程跟蹤、實時監督。
壓實屬地“主體責任” 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持續推進歷史遺留城鎮住宅“辦證難”問題化解
繼2019-2021年化解了500多個“辦證難”住宅小區後,今年來,累計又有300多個符合化解範圍的問題項目啟動不動產登記。
為解決“辦證難”,分類施策推出證繳分離、單體驗收、現狀驗收、商品房消費者認定等舉措,並堅守群眾合法權益有保障、國有資產不流失、違法行為受處罰、不突破小產權房“四條底線”,指導各區市政府壓實責任,加快推進。
另外,為從根本上杜絕“辦證難”新增問題,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煙臺市住建局推出了“交房即辦證”,將取得竣工綜合驗收備案證明作為商品房交付的必要條件,切實從源頭上防範新的矛盾和問題發生。
(香港衛視總臺記者 宋雅妮 煙臺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