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

2023-05-24 11:05来源:香港卫视山东新闻中心
文章附图

(香港卫视5月24日讯)5月23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烟台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及《烟台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内容。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林阳,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于琳,烟台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崔立国,烟台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唐鹏斐出席发布会。

烟台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05.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9.97万户,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660家,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为烟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化政策动力 让民企腰包更鼓

第一,强化立法保障权益。在山东省率先开展民营经济地方立法工作,《烟台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成为山东省内首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2022年起实施的《烟台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点围绕减少办事环节、减轻企业负担、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解决公平竞争和法治环境的短板。

第二,真金白银春风化雨。市、区(市)两级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同级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激发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纾困解难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从减税降费、项目奖补、融资支持等方面提出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做优做强的具体措施,真金白银精准直达市场主体,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第三,金融赋能纾困解难。深入推进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搭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提高融资效率,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企业“少跑腿”,平台累计实现融资323.46亿元。推行“技改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工业技改项目,实施分档贴息并对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技改贷”担保贷款进行补助,推动100个投资过亿元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6亿元。提升烟台市应急转贷机构服务能力,为资金周转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16家应急转贷机构累计为1989家企业发放转贷资金400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5700万元。

强化服务效力 让民企干劲更足

第一,精准推行“企业专员”服务机制。市、县、乡三级选派1855名服务专员常态化、精准化联系服务3139家重点企业,变企业上门找政府为政府登门搞服务,以“走深走实、问需问难、真帮真促”为导向,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建立“一个平台受理、一个专班分办、十个小组专办”的“1+1+10”闭环工作流程及企业诉求“清零”机制,部门联动统筹各方力量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累计解决企业问题4200余个,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第二,进一步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以各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载体为抓手,累计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家,省级15家,市级20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个、省级18个、市级23个。

第三,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挂牌上市。近三年新增上市企业12家,烟台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62家。2022年10家民营上市公司新增股权融资138.7亿元,8家民营新三板挂牌公司新增直接融资1.79亿元,民营企业新发行债券融资54.69亿元。

强化创新活力 让民企腰杆更硬

第一,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专项行动。在山东省率先建立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烟台市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97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28家,省级瞪羚企业200家,省级独角兽企业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81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93家,形成了主业突出、活力涌动的优质企业梯队。

第二,顶格实施“倍增培育”计划。成立了由烟台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遴选200家重点倍增培育企业(龙头骨干型企业100家、高成长创新型企业100家)逐一建档立卡,“一企一档”摸清企业底数、找准发展问题、拿出硬招实策,在现行普惠政策基础上对倍增培育企业产值年均增幅且年度增幅达到倍增条件的给予300-500万元奖励;对培育期内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的,分别给予管理团队最高100-500万元一次性奖励,为激励倍增企业勇做表率注入“强心剂”,让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更快、动力更足。200家倍增企业实现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7%,成为烟台全市工业快速发展的支撑力量。

第三,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型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引导企业积极实施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链上云,推广了120家符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场景),认定市级以上智能工厂29个、数字化车间26个;培育了100家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100个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场景,上云企业达到3万家,民营企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今年是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烟台市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的冲刺之年。日前,烟台市工信局牵头起草、市府办正式印发了《烟台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到2025年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20万户,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60%以上等目标,烟台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启动。

《方案》围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强做优市场主体、链式集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助力民营企业拓展市场、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实施金融赋能行动等7个方面细化了任务措施。

培强做优市场主体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到2025年烟台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0家;通过强化优质企业梯次培育,2025年烟台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800家左右;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 110家以上,瞪羚企业达到26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达到9家;通过实施骨干企业倍增计划,推动高水平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力争有更多的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企业1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到2025年,烟台市规上工业企业超过3000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超过250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超过1000家;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新格局。

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方面,主要是推动民营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每年培育20个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智能工厂梯次培育体系,到2025年,烟台市上云企业达到4万家,工业设备上云数量达到100万台/套。

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主要是培育和打造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载体,2025年有烟台市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分别达到30个。

(香港卫视山东报道)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