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聞中心

“四管齐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济南为“项目突破年”保驾护航

2023-03-14 17:17来源:香港卫视山东新闻中心
文章附图

(香港卫视3月14日讯)今天,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南市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为‘项目突破年’保驾护航”的有关情况。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苏婷主持发布会。


许宗生_副本.jpg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综合执法局局长许宗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2年济南城市管理工作情况

过去一年,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下,济南市城管系统加压奋进、自提标杆,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任务落实,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管理发展成果,多项工作走在全山东省、全国前列。

一是统筹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紧紧抓住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城市管理效能评价等重要契机,统筹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深入推进城市“微整形”、打造特色街区风貌、规范照明亮化、持续增绿赋美、治污治脏治乱等工作,全力推进城市品质综合提升,在省级组织的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联合评价、城市管理效能评价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暗访评估中,济南市获得三个“全省第一”。

二是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力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闭环体系,在全国76个大城市中位列第十,3个分类投放点改造提升项目入选住建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7个分类点做法入选全山东省典型案例。创新打造的国内领先、江北最大“全链条、长工艺”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已建成运行。商河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投入运营,增加了500吨/日的焚烧处理能力。打通了与新泰、肥城、齐河、邹平、沂源等周边5个市县垃圾焚烧设施共享共用渠道,全济南市原生垃圾实现了“零填埋”。2022年共焚烧垃圾277万吨,发电约10.8亿度。创新融资模式,一次性更新84辆新能源环卫车。

三是不断加强数字城管建设。建成济南市城市“运管服”平台,汇聚了城市管理领域15个相关部门业务数据,接入40个信息化管理系统,共享各类城市监控视频8万余路。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数字化+路长制”工作机制,纵向与国家、省、市、区、街、居6级联通,横向联动26个市直部门、359个区直部门和街办,对18类163项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综合巡查、统一交办、快速处置。同时,智慧环卫、渣土监管、垃圾分类等信息化系统不断升级,城市管理科技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持续提升执法服务效能。大力推进基层执法中队“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全济南市169个基层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相关经验在全山东省推广,为山东省基层城管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方案。紧紧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35项轻微违章行为事项实施“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推出一批安全监管典型执法案例、全山东省住建领域“优秀行政处罚卷宗”和“教科书式行政执法案卷”。


黄爱民_副本.jpg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爱民)


五是全心全意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实施“照亮回家路”工程,全年新增路灯1631盏,增亮8590盏,解决了一批“有路无灯、有灯不亮”民生问题。主导制订的《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维修服务规范》,成为山东省地方标准,在全山东省范围内实施。探索在支路街巷设置临时便民疏导点,让城市管理更加惠民便民。统筹发挥市城管委作用,协调多部门、多行业推进窨井盖安全整治,排查建档55万余个,整治病害和无主井盖6.9万余个,增设7万余套防坠网,守护好群众“脚下的安全”。

2023年城市管理工作计划

2023年城市管理工作,将全面落实全国、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强、新、优、富、美、高”的强省会奋斗目标、“项目突破年”重点任务和群众关注关切,按照“清单化、工程化、项目化”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一是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坚持把广大市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放在首位,努力让广大市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优质的城市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组成部分,努力为广大企业和人才来济南、留济南提供“近者悦、远者来”的宜业、宜居环境,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将进一步强化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整治脏乱差,联合多部门治理非法小广告。全面巩固提升美丽街巷、特色街区容貌品质,持续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深化“城市家具”一体化综合保洁,提升城乡结合部、支路街巷等区域道路保洁、公共卫生间的维护水平,促进区县之间、主城区与城郊之间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平衡发展。持续提高城市美化亮化水平。开展广告牌匾示范路段创建和全济南市城市功能照明考评,在部分商业街区开展智慧灯杆规范化试点,建设城市照明智慧监控平台。


刘真_副本.jpg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真)


二是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全力推进垃圾分类,进一步健全政策标准体系,完善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优化提升分类投放、收运体系,提升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水平,广泛开展宣教培训活动,压实主体责任,打通末端落实的“堵点”。计划新增垃圾分类房300处、新(改)建垃圾分类亭1000个。按照主城区60%、其他区县50%街镇数量占比,开展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争创活动。加快推进莱芜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长清马山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及生活垃圾转运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有序提升济南市垃圾处理承载能力。按照二类以上标准,新建改造公共卫生间80座。积极推广新能源环卫车辆更新。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建成装修垃圾分拣中心。加快推进章丘区建筑垃圾(装饰装修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项目。

三是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将创新优化全民参与城市管理模式,广泛听取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蕴含在市民群众中的智慧和资源。积极探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应用、AI智能等技术,创新推出一批“实用、好用、管用”的智慧应用场景,扎实推进大城“智”管。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强化市城管委办公室职能作用发挥,不断提升城市管理领域问题解决能力。


阴洁伟_副本.jpg

(济南市智慧城管服务中心主任阴洁伟)


四是优化提升综合执法服务效能。进一步深化“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强化执法指导和监督,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项目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施行包容审慎、精准执法。优化完善基层执法中队行为规范和协管员管理制度设计,强化执法人员作风建设,开展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依法执法水平。探索推广“非现场”执法,以智慧化赋能提升城管执法效能。创新改进执法服务,努力在优化营商环境、惠民便民利民、维护法律尊严之间建立最优平衡点。

(香港卫视记者 郭润梓 山东报道)